Financial Knowledge
一文读懂中间价、即期汇率、远期汇率
一、中间价是什么?
中间价的全称是人民币汇率中间价,是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授权,每日上午9:15发布的基准汇率,覆盖人民币对美元、欧元、日元、港元、英镑等主要外汇币种。中间价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根据做市商报价计算得出,在引导市场预期、稳定市场汇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。
二、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分别是什么?
即期汇率是指企业和银行达成交易后,在两个营业日内办理交割时的货币兑换比率,包括成交日当日交割(T+0)、成交日后第一个营业日交割(T+1)、成交日后第二个营业日交割(T+2)三种情形。
远期汇率是指企业和银行达成交易后,在第三个营业日或更晚交割时的货币兑换比率,具体期限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,例如7天、1个月、1年,甚至更长。
实践中,企业可以通过与银行约定远期汇率来规避汇率风险。例如,某进口企业预计三个月后将支付100万美元购买商品,由于担心汇率波动影响实际购汇支出的人民币金额,希望锁定财务成本,此时,企业可与银行约定三个月期限的远期购汇汇率。这样,三个月后不论市场汇率是涨是跌,企业都可以按照事先锁定的远期汇率购汇。
三、外汇牌价是什么?
企业在银行柜台、网银等渠道看到的外汇牌价一般为成交日当日交割(T+0)的价格,由于一般不涉及纸币等现钞,企业可主要关注现汇卖出(又称售汇)和现汇买入(又称结汇)两个方向的价格。
现汇卖出和现汇买入都是从银行角度来说的,对应到企业端,就是买入外汇和卖出外汇。如果企业需将人民币兑换成外汇,应该看现汇卖出价;如果企业需将外汇兑换成人民币,应该看现汇买入价。
细心的企业可能会发现,现汇卖出价比现汇买入价稍高,这其实很好理解。银行一买一卖之间,承担了各种成本和风险。例如,在市场剧烈波动时,银行需要承担市场风险,可能亏损。现汇卖出价高于现汇买入价的这一部分溢价,就是对银行承担的各种成本和风险的补偿。除成交当日交割的外汇牌价外,一般来说,外汇即期和外汇远期交易中,银行外汇买入价都会与外汇卖出价有一定价差。
面对汇率波动,企业无需被动承受风险,用好汇率避险工具,就能提前将不确定性变为确定性。建议企业根据自身跨境业务周期,及时与银行沟通定制避险方案,提前锁定汇率,就是为利润增长加一道“安全锁”。
(资料来源:外汇市场自律机制)